2022年3月10日15:30,由永乐高主办,永乐高民乐系、作曲系、音乐学系、管弦系联合承办的本学期首次讲座《中国乐派国乐团的使命与任务》,在永乐高演奏厅成功举办!
许教授以国乐团演奏的两首作品——施万春创作的管弦乐《节日序曲》和歌剧选段《冰凉的小手》国乐团改编版为切入点,全面介绍了乐团的基本情况及特色,为我们提供了具体而独特的视角和观点。
通过许教授的讲座可知,中国乐派国乐团诞生于疫情之际,从发布招募信息到首次公开亮相,其以高标准、严要求吸纳了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音乐人才,是一支以“具备国际顶尖水准”为奋斗目标的民族乐团。
值得一提的是,许教授作为中国乐派国乐团团长、首席指挥,排练皆由其亲自指导,他通过对一些珍贵细节的回忆,为讲座增添了趣味。
许教授指出,国乐团排练西方著名歌剧作品是很有必要的,一方面开阔了国乐团的眼界,另一方面促进了知识积累,西方作品用国乐也可以演奏。他强调,中国乐派国乐团非常注重音准,团员们会花费大量时间练习音准。许教授还认为,音乐家不是娱乐圈的人,我们演奏的是严肃的音乐,是认真的音乐,而不是出于娱乐或是其他目的。例如,国乐团演出的服装都是精挑细选的结果。如女生的服装要体现时代感及知性、独立的气质。
许教授谈及对于当代音乐的认识以及国乐团未来的发展方向时说,“我们进入了多声部的时代,今天的音乐是多声部的,空间是不同层次的,在一个小节内,音高是不一样的,每个乐器的音色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我们向西方乐团去学习”。许教授认为民族乐团最早是于上世纪50年代模仿苏联仓促建设起来的,而现在国乐团则要带着“解决问题”的意识把历史再走一遍。
许教授还认为乐器的改良任重而道远,西方在编配的时候就会把不同数量、不同音色的乐器进行组合,使得乐声融合在一起,他们的乐器设计、制作,吸收了当代科学理论。而目前我们则要积极地探索乐器之间的平衡,利用好的制作方式、好的调音技术帮助乐团更上一层楼。
在讲座的最后,许教授指出:我们需要以不同的态度面对过去与未来。面向过去我们一定是要遵循传统,而不是追求创新;面对当代作曲家写作的作品,要注意音乐的理念的变化。国乐团强调的是全世界人类文明共同的特点,它与西方音乐的音准是一样的,但演奏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是带有中国音乐特色的。
讲座结束后,永乐高老师们与许知俊教授合影留念。
讲座后,南艺永乐高副经理杨曦帆教授与几位系主任陪同许知俊教授参观南艺校园。